“墨自在也—杨劲松纸上作品展”在北京锦都艺术中心开幕
2017年6月25日,“墨自在也——杨劲松纸上作品展”在北京锦都艺术中心开幕,同时举办了杨劲松纸上作品艺术交流会,策展人荣剑先生主持了此次艺术交流会。中国美术馆副馆长胡伟、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教授张国龙、今日美术馆副馆长晏艳、艺术北京董梦阳、湖南美术出版社原社长艺术家李路明、原湖南美术出版社副社长艺术家邹建平、鲁迅美术学院学报主编杨振国教授、中央美院继续教育学院院长王书杰教授、中国美协综艺委秘书长唐承华、策展人林力、艺术家何玟玦、张方白、冯放、马树青、张啸天等,以及特邀嘉宾杨毅先生、张良宽先生、北京元典林总、艺术市场主编周进先生、舒文峰先生、舒剑先生等出席了开幕活动。
大合影
交流现场
胡伟老师谈到了古典落地的问题,并对其进行了一个非常高度的哲学性的概括。现在对古典的重新发现和发掘表达是一个世界性的课题,欧洲有欧洲的古典,中国有中国的古典,水墨当然就是中国艺术的古典,怎么能够把它落地表达?笔头不是在落纸上,而是在艺术家的心里头。
现场图片一
现场图片二
现场图片三
杨卫老师从两个层面对杨劲松作品的艺术性进行了感悟与分析:第一是从杨劲松老师的艺术历程来谈,杨劲松是一个多种风格和多种材料刚柔并蓄、综合能力非常强的艺术家。他代表了这一代人的一个线索和追求,引领了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时代跌宕起伏的艺术浪潮。
另外一方面,抽象艺术在中国从最开始被批判到今天成为主流现象的一种变迁,艺术家杨劲松在此期间留下了很重要的一笔。杨劲松这批纸上作品,将水墨作为一种媒介,回归到零度创作,把西方绘画的表现元素,拿到水墨里面来,融合起来,形成了一种很独到的语言。用水墨这种特殊的材料表现艺术家内心的自在,从而构成了杨劲松视觉艺术的特点。
艺术家杨劲松、张国龙、何玟玦在会上交流
艺术家杨劲松与胡伟先生在展览现场进行交流
中国美术馆副馆长、中国美协综合材料绘画艺委会主任胡伟先生在交流会上发言
著名批评家杨卫先生在交流会上发言
张国龙教授在交流会上谈到艺术家杨劲松和自己拥有非常类似的艺术经历,大学毕业之后去了欧洲,之后又回了国。从一开始的写实到现在的抽象,也经历了学院系统的教育,最后都折返回到了真正人本的一种自由的状态,不跟着西方的美术史,也不按照传统的教授的角色困住自己的手脚。作为个体艺术家,杨劲松完全进入了放松的状态从而做到真正的解放。
艺术家邹建平曾为杨劲松写过文章,在现场看到杨劲松的这批作品后又产生了新的感悟:杨劲松祖籍湖南湘潭,独立和刚强的性格气质在青少年时期开始形成,他古道热肠,外表儒雅,为人低调谦和。原本“学院”的杨劲松,在经过上半辈子闯荡洗礼之后,却难以承载“学院派”之重,渐而转入艺术之“江湖”之中。“真相是人类渴望了解的东西”。我突然感觉真相原本就不是东西,上半辈子的杨劲松希望强调弄出一个东西来,而行到下半辈子以后,从前弄出的东西与自己、与他人、与真相渴求相去甚远?他选择了一顿乱画,随性涂抹的方式,以自我清理门户的艺术实验,通过一系列实验后他发现,这种涂抹,离内心的真相开始接近。
展示作品一
展示作品二
展示作品三
展示作品四
展示作品五
交流会最后,艺术家杨劲松感谢到场的各位朋友的鼓励,他表示会一直创作下去,不断的去寻找可能性,艺术就是他的一种生活方式。艺术家只要用心了,不要去在意是在边界内还是在边界外,朋友和观众就会给我们一个正确的回应。
杨劲松纸上作品展将在锦都艺术中心展览至2017年7月24日,欢迎各界朋友前来观看。
2017年7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