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元钧台窑折沿盘 历览千年长盛不衰美轮美奂
河南陶瓷的历史,堪称半步中国陶瓷史。宋代时期达到顶峰,五大名窑中的钧窑就是其中之一。钧窑创烧于河南禹州市的神垕镇,‘钧窑’创烧于唐代,鼎盛于北宋,到了金元时期影响北方诸多窑口,从而形成了庞大的钧窑系,成为五大名窑,以及八大窑系之一。窑址遍布于禹州西部以及禹州城区内。今天很多遗址已经成为了著名的游览胜地,比如‘古钧台’‘钧台钧窑遗址博物馆’‘神垕镇钧瓷文化区’等。
金元时期钧窑盘
禹州钧瓷在唐代时期,开始研制首创,那个时期盛产一种黑色釉为主体,局部施以蓝白色光大色块的‘花瓷’也就是钧窑的前身。到了北宋初年,政治稳定,手工业开始大力发展,钧瓷从技术以及艺术上开始成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颜色变化莫测,有玫瑰红,天空蓝,丁香紫,等多种多样。
金元时期钧窑盘
以铜为呈色剂在高温下面一次呈现为红色,是钧窑对中国陶瓷史的贡献。关于钧窑,众多藏家最挂在嘴边的话就是,钧窑入窑一色,出窑万彩。这也是很多人认为的。钧窑的窑变艺术而不可控制,其实我们仔细观察各种钧窑瓷器,以及瓷片标本,会发现有些并不是这样。几乎大部分所呈现出来的窑变色板作品都可以清晰看出其颜色呈现出来时候的笔触现象。很多钧窑挂红挂篮的瓷器,都是古代工匠有意笔触而至。随意一笔,便跨越了千年的时空。
金元时期钧窑盘
今天给大家介绍的这件藏品,是金元时期的钧窑天蓝釉折沿盘,这只盘虽没有窑变,但是其天青的釉色,也是旷绝古今。宋代徽宗皇帝曾因一梦,创作出了雨过天晴色的汝窑。而今这件藏品,也是当年宋金天空中的那一抹天青色的呈现。这件藏品,釉色凝固莹润,胎质干涩。雅致是对其最形象的描绘。
钧窑进入元代以后,在北方大为兴盛,钧窑的釉层很厚,乳浊液覆盖力很强,因此对胎土的要求就不会很高,钧窑知道今天的现当代瓷器中,还在烧造。传承了千年,工艺一直延续至今。成为了美的佳话。
2017年10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