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学在即,蒙童養正,人生四禮,開筆破蒙!_郭鑫

2017-08-16

子仪先生姓郭名鑫字修遠,号子仪遺風,系汾陽王郭子仪四十一代孫!汾陽世澤,虢國家聲!幼承庭訓,家学淵源!三嵗起跟隨百歲老人清末舉人遠祖父習誦三百千千,次第經史子集!蒙童養正而后博覽群書!來京学習工作期間師从當代國学大師湯一介嫡傳弟子雷原教授!


現任湯用彤書院国学講師,高級研究員,西泠印社北京分社資深研究員等多家国学机构社區国学顧問!



子仪先生秉承"孔孟之道""朱王心学"再到民国期間大儒陳寅恪,湯用彤等先生倡導的"昌明国故,融匯新知"之理念,以人為本,因材施教,順應兒童天性提出新時期兒童"蒙童養正,博学篤行,博而反約,通專合一","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讀聖賢書,立君子品,做有德人"之精神!如何讓我們的孩子成為德才兼備,通專合一,知行合一,對家庭,社會,国家有德之才,有用之才!先生会針對每个兒童秉賦与脾性做一對一引導方案!跟隨子仪先生讀經習練三个月的孩子在学校,老師,家长面前大為改觀!学習成績也有明顯提升!君師好遇,人師難求,机会難得!子仪先生愿与有緣的您及孩子一起在復興傳統文化今天共同成長成才!



开笔礼亲子活动

开笔礼,是中国传统中对少儿开始识字的一种启蒙教育形式。在古代,学童会在“开笔礼”,即开学的第一天早早起床来到学堂,由启蒙老师讲授人生最基本、最简单的道理,并教读书、写字,然后参拜孔子像,才可以入学读书。这一仪式俗称“破蒙”。古时,“开笔礼”是极为隆重的典礼,对每个读书人来讲有着重大的意义,被称为人生四大礼之一。


一、正衣冠

1、古人云:“大抵为人,先要身体端正。自冠巾,衣服,鞋袜,皆须收拾爱护,常令洁净整齐。”“衣冠”不仅仅意味着遮羞,更重要的是反映出人的精神面貌。这正是——童蒙之学,始于衣冠;先正衣冠,后明事理。

2.按主持人的号令开始“正衣冠”

(1)自正衣冠(学生自己整理衣冠)

(2)互正衣冠(邻座学生相互整理衣冠)

(3)师正衣冠(现场的领导和教师帮助学生整理衣冠)

二、拜孔子

1、净手焚香

2、敬五谷

3、拜孔子


三、朱砂启智

含义:老师用红色的朱砂在孩子们的额头正中点上红痣,又称“开天眼”。“痣”通“智”,意为开启智慧,以此寄托美好的愿望,从此眼明心亮,好读书、读好书、读书好。

四、击鼓鸣志

含义:“鸣”通“明”,“鸣志”即“明志”,就是表明自己的志向,意为击鼓的声音越响,声音传得越远,说明志向就越远大。

五、启蒙描红

含义:“人生聪明识字始”,写字识字是学习文化的第一步,描红笔画简单而意义深远的大楷“人”字,寓意着在人生的启蒙阶段,学会做人是最为重要的。这楷体的“人”字的一撇一捺相互挨着,方能立稳,顺势告诫小朋友,我们为人在世,就应该互相支持,互相帮助,才能构成和谐社会。


六、茶敬亲师

请家长到台前列队,请小朋友给家长们敬茶。通过手捧茶水献给现场观看的父母,并说说感谢父母的话,以示感恩之心。

七.禮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