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人斗茶观茶色 南宋建盏璀璨千年风采仍依旧

2017-08-05

 宋代时期斗茶之风盛行, 早在唐代中国就有了饮茶的习惯,唐代时期饮茶类似于今天的冲剂一样,会加上许多的调剂品。到了宋代时期,饮茶之风在文人士大夫之间风行起来。作为斗茶的重要部分,茶盏在宋代发展到达了顶峰。以11至12世纪的宋代为例,茶碗的大量生产就充分体现了彼时中国饮茶风气的兴盛。茶,最早被用于佛教打坐、参禅的提神饮品。为满足宋代巨大的市场需求,当时中国约有上百个窑口生产茶碗,最有名的就是产自于中国南部的福建建窑,就在此时开始专门生产茶碗。

宋代建窑盏

  茶盏分为很多种,就陶瓷而言,窑口众多,很多著名的窑口都在烧造茶盏。以其黑或褐釉面上特有的纹路而著称,典型代表为:以其纹路,形象命名的“兔毫”。这些独特的釉面纹路,是通过控制釉药中的氧化铁含量来实现的。在烧制过程中,过量的铁元素从釉层中分离出来,形成 “兔毫”纹路。其中最负盛名的就是福建地区烧造的建窑茶盏。建窑烧造采用福建当地瓷土,含铁比较高,烧出后胎体成黑色。号称‘铁骨污泥’。露胎处乌黑,粗矿,建窑中有一部分茶盏是专门为宋代宫廷进贡所用的。下面会刻有‘供御,进琖’等字款。

宋代建窑盏

  今天给大家介绍的这只建盏,为宋代时期建阳窑黑釉撇口盏,在建盏的形制中,撇口盏比较受到文人的青睐,收敛中带着张扬的造型,沉稳的釉色也十分符合宋代文人的情怀,这只建盏的内外部施以窑变釉色,呈现出星星点点的油滴状。油滴釉在建窑甚至北方的很多窑口中,其名贵程度都是非常之高的。这只束口盏底足露胎处呈铁胎。为建窑水吉窑中最典型的作品。品相完美。俗称铁胎,这种铁胎的茶盏在饮茶时,有一种说法,对水质也有所变化。另外这只建盏的窑变颜色,将盏内注入水后,也会呈现出类似星空般的神奇绚丽的色彩,根据不同的窑变所显现的颜色也有不同,这就是建窑窑变留给后人的魅力所在。

  承载着千年文化的中国瓷器, 在众多中国陶瓷展品中,一些展现了陶瓷工艺的历次飞跃、一些描绘了中国丰富多元的文化,而更多则与来自世界其他地区的陶瓷,共同描述了中国对世界陶瓷史绵远流长、错综复杂的影响。所有这些瓷器承载的故事,以令人着迷、无法预知的形式,交织、汇聚在一起。

2017年8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