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前,刘海粟说张立辰将来必成大才!
2018年11月20日,潘天寿最大尺寸、最具传奇色彩的指墨画《无限风光》,在中国嘉德拍卖“大观——中国书画珍品之夜”中以2.5亿元落槌,加佣金最终成交价为2.875亿元,刷新潘天寿作品拍卖纪录!
潘天寿 无限风光
立轴 设色纸本
358.5×150 cm
成交价: RMB 287,500,000
潘天寿的画让人感到震动,他一生的奋斗,正与西方美术思潮对中国美术的起伏冲击同时,他认为中外美术的混交,可以促进美术的灿烂发展,但他自己的创作却毕生坚持从传统自身求出新,不伸手向外来因素借鉴。他在风格上和吴、齐、黄的差异,并无超出传统材料工具、表现方式和审美趣味这个统一的大圈。因此,他追求的雄大、奇险、强悍的审美性格,依然未出“壮美”这一传统审美范畴,没有由借鉴西方文化精神而转为崇高性。他是传统绘画最临近而终未跨入现代的最后一位大师。
01
作为潘天寿先生的学生,张立辰先生一生致力于大写意精神的传承与发展,曾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画系主任,中国美术学院荣誉教授,在写意花鸟画创作与教学领域都承担着非常重要的角色,现已是桃李满天下,名誉海内外!
“张立辰的画不是一般年轻人所画得了的!有老潘(潘天寿)的气质,有大家风度。”这是李苦禅先生在1977年对张立辰的评语。既擅笔画又工指画,张立辰来北京工作后经常问学于李苦禅,他的大写意花鸟画兼有潘天寿的雄峻高旷和李苦禅的笔精墨妙。
张立辰自幼热爱绘画艺术,他在采访中说道:“我能够在“文革”兴起前的这段时期就学于浙美,并直接受教于潘天寿、吴茀之、诸乐三、陆维钊、陆抑非等名师,的的确确是吾生一大幸事!特别是潘天寿先生和诸多老一辈先生们,给予我们的教益与影响,可以说是终生受用,至今不能忘怀。
正是潘天寿等老先生们言传身教、诲人不倦的艺术家与教育家的品格风范,也正是潘先生在我们求学为艺之初,为我们顺利走上艺术之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我的记忆之中,进入浙江美院之后的首次入学教育,就是潘天寿先生亲自主持的。”
张立辰在中央美院的教学中,始终将中国画置于整个世界文化语境中来强调本民族文化特征,以时代文化的视角来看待中国画,中国绘画的特殊性是世界其他绘画形式所不及的。因此,中西绘画之间的关系,只能拉开距离,不能混淆。
02
潘天寿在20世纪30年代至60年代一直主张中西绘画拉开距离,这样才能实现中国画发展的高度和广度。到了90年代,潘公凯提出中西绘画两端深入,这是对拉开距离论的深化与发展,很有意义。
“写意精神”是中国文化的核心精神之一,是有别于西方科学精神的重要哲学观念。中国画不论是采用工笔还是没骨、小写意、大写意等画法,其本质都是“写意”的,写的是物象的象内、象外之意。
因此,中国画是以“意象”造型观来状天下万物。中国画的写意精神之所以能得到具体体现,主要来源之一是“书画同源”的艺术观念。具有书写性的线条,为中国画写意精神的体现提供了基本表现手段。
03
1988年9月,李可染先生观张立辰画展说:“张立辰的画有‘大风起分云飞扬’的气势……这些线条的交叉有抽象美。有的人搞抽象只知向西方学,其实中国画的抽象构成非常讲究。”
大写意之于画,就其成就次第而言,略为三。一者画形为写,二者心写为意,三者心意为大。
得其一者,未识门径。徒画其形而不识心意,或以文房四识为足,或以技法名称为圄。或辗转摹仿,步趋古人,画貌相状,而不会意境,或满目庐山侧岭竖峰而不识其真实面目。如人之认影作身,不辨真体,未知意趣。以画其形无心,故不名写意。
得其二者,心意入画,写中寄情,寓意于形而传其神。所谓画者,意境也。境之于心而传其神。所谓画者,意境也。境之于心而发之表也。境本无心,身临其境而心有感。
境本无意,心有所感而通其意。境本无情,感而遂通方有情。境本无神,感动有情而传神。会的此意,乃知画为心声,画由心写,画因意成,故名写意。
然虽名写意,因不明真心妙用,其所写意境,偏而不圆,意不通达,未证实智,未臻妙境,故不可言大。既知写意由心,当明心性三事。一曰体,心之性为体,其性湛然寂静,无形无相,不生不灭,如虚空广大无尽。故曰体大。心之现为相,含藏万有,变化万千,无所不相,故曰相大。心之能为用,能生万法,故曰用大。大心性之为体,能觉一切。
04
大心之现为相,所现无量。大心之用所作,无所不能其极。心之体相用三者俱大,因名为大。起如是之心写意,以心无尽故意无尽,意无尽则写亦无尽,是名大写意。
张立辰说:“一个画家,对于时代,对于社会要有担当精神。潘先生用他的艺术为我们指引了方向,我们要继承潘先生的旗帜。中国画的艺术成就太高了,它本身就是这样一个崇高的事业,每一个从事中国画的人,都应该这样去做。所以,我在笔记本上写下,我这一辈子是“受艺术之托”。这是艺术的要求,是责任。”
“我看张立辰的画就像当初我在上海第一次看到潘天寿的画一样,感觉很大气,将来他必成大才。”这是刘海粟先生1979年9月于北京和平宾馆说的话,40年过去了,刘海粟的话得到的时间的认证!
张立辰,号渔人、北军、荷衣渔童,别署渔人草庐、紫苑主人。1939年10月生,江苏沛县人。1960——1965年就读于浙江美术学院,从学于潘天寿、吴茀之、陆维钊、诸乐三、陆抑非等名师。毕业就职于人民美术出版社,1977年调中央美术学院执教至今。 历任中央美院教授、花鸟画工作室主仼、中国画系主仼、 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画学科委员会主仼;北京花鸟画研究会副会长,中央电视台书画院顾问,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全国政协委员。现任中央美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院学术委员会顾问;中国文学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中国美院荣誉教授、博士生导师;高教部中国画博士课程班导师。中国国家画院院委,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文史馆书画院艺术委员;全国美展中国画评审、中国百家金陵画展、全国青年美展评审委员,杭州中国画双年展艺术委员会委员,造型艺术创作研究成就奖学术委员、评审委员等职。
2019-02-27收藏天下频道《艺术观察》栏目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