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铄说:“凡学书字,先学执笔”。足见正确执笔的重要性。学书者首先应摆好正确的书写姿势和掌握正确的执笔方法。这关系到今后能否练好字。

【西晋】《对书俑》 雕塑 永宁二年
执笔姿势有变化,其实是由古今生活习惯变化和坐姿不同而变。从席地改为高坐,又由盘膝改为垂足,最后坐时足安抵地上,由此三变,执笔的姿势,也同时随之渐变而不同。为什么坐姿变了,执笔的姿势也一定要跟着变化呢?这就必须弄清楚为什么要讲究执笔的姿势,为什么要用这个姿势,而不是那个姿势?目的何在?

——握管法
来源:戈守智(清)
《汉溪书法通解》
正确的执笔应该是:一,便于笔的展开和运动;二,便于笔锋的运转。如果这个姿势,使两者都不便,那就是错误的姿势。唐代书法家颜真卿向张旭求笔诀。张旭回答是:“妙在执笔,令得圆转,勿使拘束”。这就是说,写好字的重点是在会执笔取势。为了保证在运笔过程中,墨汁能够顺畅地留注到纸上,使形成的点画墨色饱满匀称,那就还要执笔的姿势能保证运笔过程中笔锋的运转,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中锋运笔”。


【东晋】顾恺之《女史箴图》
“中锋运笔”主要是便于笔锋在纸上的行走、提按和转承。概括起来讲就是“换锋”。要知道“换锋”是在笔锋行走、运转的过程中,笔毫依靠本身的弹性自行变换。因此,凡是符合这个原则的,就是正确的执笔方法。明白了执笔必须便于取势,自从古今生活习惯变化和坐姿变化,为了取势用笔顺手,执笔的姿势有所变化是必然的。但是异中有同,一样的是要便于取势,便于换锋。


林散之执笔
苏轼《论书》说“执笔无定法,要使虚而宽”。这句话道出了执笔的真谛。执笔是没有固定方法的,二指、三指、五指都可以。现代人都用五指,其实五指执笔明清才有。二指是单钩,古称“单苞”。大拇指与食指执笔,中指、无名指与小指相互抵拒,兼助食指而不拈笔杆。


【东晋】顾恺之《斫琴图》
东晋时代普遍流行的执笔方法应为二指单钩之法。所以,书圣王羲之的执笔方法也极有可能为二指单勾法。三指是双钩,称“双苞”。大拇指、食指与中指执笔,无名指与小指弯曲不拈笔杆。五指执笔法就是用右手的五个手指全部用上,用“按、压、钩、顶、抵”的方法将笔杆执稳,从而使手指各司其职,在书写中灵活运笔。

来源:戈守智(清)
《汉溪书法通解》
执笔的确“无定法”。执笔是为了写字。字写得好坏与执笔有一定的关系,但绝不起决定性作用,起决定作用的是天资的高低,人品的优劣,学问的深浅,见识的广狭,用功的勤怠。


【唐】 《送子天王图》
古今书家执笔方法不同,却都达到高深的造诣,不就是很好的证明吗。当然,说“执笔无定法”,并不是说想怎样执笔就怎样执笔,“无定法”之中还应“有法”,既要使笔运行自如得心应手,不能执得太实太死,这样就妨碍了笔在纸上的运行。


五代后蜀 邱文播 《文会图》
执笔总要顺应生理机能,要舒适、自然、灵活、宽松,不要拘谨、生硬、板滞、僵化。这大概就是所谓“要使虚而宽”吧。


李奇茂执笔
论执笔高低,则有“真书去毫端二寸,行三寸,草四寸”之辩。主要是要分别所写字的大小,写大字要高执笔,而写小字要低执笔。在写同样大小的字时,高执笔笔势就容易展开,低执笔则点画较易沉着,但如果高执笔点画也能沉着,那就有了一定的功夫了。但我以为初学者还是执笔略低为宜。


【北齐】杨子华 《校书图》
有关执笔松紧问题,有一个流传十分广的故事。献之年甫五岁,羲之奇其把笔,乃潜后挚之不脱,幼得其法,此盖生而知之。故事的真实性已无法考证,但说明初学者要“执笔已紧为好”。我以为写字要求沉着痛快,笔致要紧,没有一点力是不行的。关键是初学者执笔要紧,但不是僵。用劲一捏,手就僵了,结果导致写的字死板。熟练之后,沉着而能痛快,似乎不很用力,而笔执得仍很牢。

来源:戈守智(清)
《汉溪书法通解》
总之,所谓执笔,总是先有人写字,然后在写字中渐渐总结出来,而不是先定好了执笔,然后再来写字的。“要点”就是:一,便于笔的展开和运动;二,便于笔锋的运转。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用笔还是“千古不易的”。
作者:唐乾飞
来源:美术报
文章来源网络
2019-09-18收藏天下频道《艺术观察》栏目组
《崔狄访谈》公众平台是一个面向大众集现场直播、艺术讲座、名家访谈、收藏、鉴定于一身综合性艺术平台,欢迎各位朋友请摁二维码加入,关注《崔狄访谈》公众平台

官方网站:《收藏天下》网站;《艺术名家》 网站地址:北京西城区庄胜广场第一办公楼西翼1212室邮箱:cuidi6721@126.com
北京宏宝艺术品鉴定中心是中央数字电视《收藏天下》频道《艺术观察》栏目旗下的艺术品鉴定中心,欢迎各界朋友前来北京宏宝艺术品鉴定中心交流、品鉴、收藏。
每周六下午14:00-17:00 欢迎各界朋友参观、交流、学习,有专业老师指导。
宋唯源教授面向全国招生简章
——研习中国传统艺术,传承正脉血统.书画家、教授:宋唯源
1.传统绘画课程:书法、绘画、古琴、诗词等
2.全国各项美展入围课程
【报名方式】
即报名即安排课程
两周一次课(下午半天)
【报名电话】
010-83191829王先生
13811965962郝先生
【学费缴纳】
50000元(不含食宿)
邮箱:45755027@QQ.com
联系地址:北京西城区庄胜广场第一办公楼西翼1212室
宋唯源先生润格:
书法:5000元/平尺
花鸟系列绘画:2万元/平尺
山水系列绘画:3万元/平尺
人物系列绘画:80万元/平尺
对宋唯源先生书画有需要者请咨询:
010-83191829王先生
13811965962郝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