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画一幅画,到底有多难?!

2018-09-05



国画=宣纸+毛笔?!


那些我们耳熟能详的名作,都不是在宣纸上完成的呀,比如像《清明上河图》:



《清明上河图》局部


《韩熙载夜宴图》,明明人家都人是画在丝绸上!



《韩熙载夜宴图》局部


这里的丝绸包括帛、绢、绫罗绸缎,画在这类布料上,都被称作绢画


而且绢画的历史,其实要比在纸上作画久得多。


早在大约2400年前的周朝,就已经有了《人物龙凤帛画》和《人物御龙帛画》,比宣纸更是早了1000+年。



左《人物龙凤帛画》;右《人物御龙帛画


不过用丝绸作画,明显难度更高,意公子试过,连颜色都上不上去...



《捣练图》
张萱 


那么,一幅绢画究竟是怎么画出来的呢?


推荐下面这个小教程,一起遥想当年古人是怎么在丝绸上画画的~



>>>>

Step1 :研磨



 


>>>>

Step2:作草图





>>>>Step3:平刷上浆


先挑选一块绢布,搓搓感受下手感~




因为绢布本身不吸水,所以用明矾胶水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制成胶矾水溶液,这样才能让颜色更好地吸附在上面。

 


 

平头刷把溶液均匀刷到平放的绢布上。

 


 

把绢布放到板子上,平铺拉长,再用刷子在绢布四周轻蘸,排出空气,固定绢布。等到绢布干了,就可以在上面作画了。





>>>>Step4:描到绢布上


拿一把薄尺子将干透的绢布轻轻揭起,把绢布盖在前面画好的草图上。

 


 

再用毛笔在绢布上对照着草图把人物描一遍,控制好握笔的力道。

 


 

注意,在描的时候要用镇纸(下图里的长方块,用来把纸“镇”住,不让纸跑来跑去)把绢布的四周压好,方便作画。





>>>>

Step5:上色



  • 画背面


除去女子的头发和座椅,将白色颜料均匀地涂在绢布人物像的背面。




国画中白色颜料多用蛤粉这种颜料类似于美白养颜的珍珠粉,用它调出来的白色,时间长了不容易氧化变黄。


再把墨色稍加稀释,涂在座椅和头发上,空出发饰不涂。

 


 

等背面颜料干透,就可以在正面上色啦。




这种在画作背面上色的过程叫“托色”。因为绢布很薄,需要在背面上色来衬托凸显正面的色彩。

  • 画正面


将白色颜料涂抹女子手中正在绣的丝绸,注意不要遮住人物画像的线条。同时准备好石青朱砂藤黄石绿等颜料。




看图中这好看的蓝色,就是石青,由蓝铜矿研磨出来的粉末,加入了水就可以使用了。



国画中一些常用颜料的颜色


勾兑好之后,用毛笔蘸取,互相调配,层层叠加,对照着《捣练图》上色。

 


 

在女子衣袖边缘,用另外一支毛笔蘸水点染,两支笔交替,塑造出晕染的效果。



 

同时大体点染出纹样。




用墨涂满女子的头发和凳脚。


 

用白色颜料给她擦层粉打个底。



 

再好好地给她画个妆,从画眉开始,眼线、口红。





>>>>Step6:点缀花纹



勾兑朱砂,在衣袖上勾勒出相对应的花纹轮廓,再用另外一支毛笔蘸水,就能看到晕染淡开的效果啦~


 

用浅墨色画出花纹底样,再用相对应的颜色照着描一遍;


 

对照着《捣练图》点染、勾勒花纹;


 

最后,再用墨色描一遍衣服的轮廓。

 


不过最难的是,不能画错!手一抖,一幅画就毁了。




《捣练图》局部


2018-09-05

收藏天下频道《艺术观察》栏目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