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家传秘言,让你看清天下人,摆平天下事
曾氏身上汇聚宝贵的管理、识人、交际、治家、教子智慧,无论你身处什么角色,都能从中受益无穷。
曾国藩,中国史上落实“修齐治平”的第一人。
论修身,他恪守儒家礼教,终生有志、有识、有恒;论齐家,曾氏兄弟九人,个个因他建功立业,族内家家融洽和谐;
论治国、平天下,曾氏平定太平天国、捻军之乱,为晚清力挽狂澜。
他的文治武功之道,全反映在生平所写的文集里。
一个人努力再久,所得经验终究有限。但读曾氏文集,就相当于把他数十年“功力”移植到自己身上。
最早向曾氏取经的名人有梁启超、毛泽东、蒋介石。
后来有华为创始人任正非、联想掌门人柳传志等,当年他们都把唐浩明编辑的《曾国藩家书》视为经商战略指导。
《曾国藩语录》:曾氏智慧精华,是全套书的纲要。
《曾国藩家书》:包含曾氏家训,是持家、教子秘方。
《曾国藩奏折》:与领导沟通的话术秘笈。
《曾国藩书信》:三军统帅的识人、用人之道。
《曾国藩日记》:让你走进大人物的心灵世界。
《曾国藩诗文》:领略桐城派领袖的文采风流。
唐浩明,著名曾氏研究专家,畅销小说《曾国藩》作者。
唐老师在原文基础上增添翻译,并在文前为你介绍相关历史背景,在文中指点曾国藩思想精要。
在唐老师点评下,咱们试看原书里的曾氏智慧:
曾国藩识人的本领天下闻名。他在《曾国藩书信》中提出著名的“官气”“乡气”概念:
大抵人才约有两种:一种官气较多,一种乡气较多。官气多者好讲资格,好问样子,办事无惊世骇俗之象……
乡气多者好逞才能,好出新样,行事则知己不知人,语言则顾前不顾后……
对于子女,曾氏是成功的父亲。为避免后代骄奢淫逸,家书中近三分之一是示谕子女为人、为学之道:
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见识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攻克太平天国之后,曾氏奏折明面上把功劳归于太后与皇帝,却在客观叙述和理智分析中,处处为湘军评功摆好。实在是拙中藏巧、绵里藏针:
然卒能次第荡平,铲除元恶,臣等深维其故,盖由我文宗显皇帝盛德宏谟,早裕戡乱之本。
现在没了皇帝,但政府里下级要给上级写报告,企业里主管要给董事会写报告,就算一名普通员工也要做年终述职汇报。曾氏奏折,堪称最佳范本。
征讨捻军时屡战屡败,作为统帅的曾国藩咬牙坚持,并在书信《致沅弟》中提出“打脱牙和血吞”的不死信念,以稳定军心:
“好汉打脱牙和血吞”此二语是余生平咬牙立志之诀……余庚戌、辛亥间为京师权贵所唾骂,癸丑、甲寅为长沙所唾骂,乙卯、丙辰为江西所唾骂,以及岳州之败、靖江之败、湖口之败,盖打脱牙之时多矣,无一次不和血吞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