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冠中的笔底春色,好美!

2018-10-29


▄▄▄



笑摘青梅傍绮疏。

数枝花影漾前除。

太湖石畔看金鱼。

笋指晓寒慵出袖,翠鬟春懒不成梳。

▄▄▄



三月金明柳絮飞,岸花堤草弄春时。

▄▄▄



芳草绿杨人去住,短墙幽径燕西东。

攀条弄蕊得从容。

▄▄▄



鸟飞村觉曙,鱼戏水知春。

初晴山院里,何处染嚣尘。

▄▄▄



青门柳枝软无力,东风吹作黄金色。

街前酒薄醉易醒,满眼春愁消不得。

▄▄▄



春来晴雨常相半。水光风力花撩乱。

▄▄▄



粉墙朱阁映垂杨。

晴绿小池塘。

东风颺暖,单衣初试,昼日偏长。

▄▄▄



花褪残红青杏小。

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



画阁归来春又晚。

燕子双飞,柳软桃花浅。

细雨满天风满院。

▄▄▄



蛮柳眠风,妃棠醉日,春意方浓。

▄▄▄



梦入江南烟水路,行尽江南,不与离人遇。

▄▄▄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




莺啭上林,鱼游春水。

屈曲阑干遍倚。

又是一番新桃李。

▄▄▄



紫藤挂云木,花蔓宜阳春。

密叶隐歌鸟,香风留美人。

▄▄▄



春到雨初晴,正是小楼时节。

柳眼向人微笑,傍阑干堪折。

暮山浓淡锁烟霏,梅杏半明灭。

玉斝莫辞沈醉,待归时斜月。



陈丹青在回忆吴冠中时写:“终其一生,吴先生是个文艺青年,学不会老成与世故,而他这一辈的文艺青年大抵热烈而刻苦的。”


吴冠中1919年出生于江苏省宜兴市,1942年毕业于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后任重庆大学建筑系助教。1943年在四川重庆沙坪坝青年宫举办第一次个展,1987年香港艺术中心主办“吴冠中回顾展”,1991年 接受“法国文艺最高勋位”。他画价的惊人,引起了无数人对他画作的兴趣。但具有反讽意味的是,大众所关心的画价变化,恰恰是吴冠中本人最不关心的。在吴先 生眼里,艺术市场受到人际关系、利益包装、经济沉浮等人们无法回避的因素影响。他曾说,“艺术是自然形成的,时代一定会有真诚的挽留和无情的淘汰。艺术市 场是一面镜子。但上帝只会关照一心去创作的画家,而不是光照镜子的人。”


1991年9月,吴冠中整理家中藏画时,将不满意的几百幅作品全部毁掉,此番被海外人士称为“烧豪华房子”的毁画行动,目的只有一个:“保留让明天的行家挑不出毛病的画”。


他曾这样为青年画家指点迷津:“你一定要穿着大师的拖鞋走一走,然后把拖鞋扔了,在穿和脱的过程中,你就会找到自己。我就是这么走过来的。”


解读吴冠中无疑是一种徒劳。画家像是一个喜欢玩捉迷藏的顽童,当所有的艺术评论家拿着绳子要把他捆个结实,却发现难以措手:他总在不断地变、动。因为结论往往产生于终点,而吴冠中的艺术追求却没有终点。吴先生曾经直率地表示,他所做的就是尽最大的力量把作品创作出来,把自己的感情表达出来。


2010年6月,吴先生在北京逝世,享年91岁。

 


2018-10-29

收藏天下频道《艺术观察》栏目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