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精美贴

2016-12-15

书法是中国古典艺术的瑰宝,在世界各国文字书写中,没有任何其他文字的书写,像汉字的书写一样,最终发展成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并且源远流长。


中华书法留下了无数名作,让后人叹为观止,这10幅中华书法传世名帖,带你走进博大精深的中国书法文化。



一、天下第一行书——王羲之《兰亭序》


兰亭序又名《兰亭宴集序》《兰亭集序》《临河序》《禊序》《禊贴》。东晋穆帝永和九年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在山阴蓝亭“修禊”,会上各人做诗,王羲之为他们的诗写的序文手稿。抒发作者好景不长,生死无常的感慨。


法帖相传之本,章法、结构、笔法都很完美,是他三十三岁时的得意之作。后人评道“右军字体,古法一变。其雄秀之气,出于天然,故古今以为师法”。历代书家都推《兰亭》为“行书第一”。



、天下第二行书—颜真卿《祭侄文稿》




麻纸本,行书纵28.2厘米横75.5厘米 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祭侄稿》全称《祭侄季明文稿》,书于唐乾元元年(公元七百五十八年),二十三行,每行十一二字不等,共二百三十四字。


印有“赵氏子昴氏”、“大雅”、“鲜于”、“枢”、“鲜于枢伯几父”、“鲜于”等印。曾经宋宣和内府、元张晏、鲜于枢、明吴廷、清徐乾学、王鸿绪、清内府等收藏。



  

三、天下第三行书—苏轼《黄州寒食帖》



《黄州寒食诗帖》为苏轼撰诗并书,墨迹素笺本,横34.2厘米,纵18.9厘米,行书十七行,129字,现藏台湾故宫博物院,一说存台湾私人手中。


无款及年月,实际上写于宋神宗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那时苏轼因宋朝最大的文字狱“乌台诗案”受新党排斥,贬谪黄州团练副使,在精神上感到寂寞,郁郁不得志,生活上穷愁潦倒,在被贬黄州第三年的寒食节作了二首五言诗。



  

四、中华第一草书—怀素《自叙帖》

《自叙帖》局部

  

《自叙帖》是怀素晚年草书的代表作。通篇为狂草,笔笔中锋,如锥划沙盘,纵横斜直无往不收;上下呼应如急风骤雨,可以想见当年操觚之时,心手相师,豪情勃发,一气贯之的情景。


明代安岐谓此帖:“墨气纸色精彩动人,其中纵横变化发于毫端,奥妙绝伦有不可形容之势。”




五、中华第一美帖—米芾《蜀素帖》


墨迹绢本 行书 纵29.7厘米 横284.3厘米


米芾《蜀素帖》,亦称《拟古诗帖》,被后人誉为中华第一美帖,系中华十大传世名帖之一。书于宋哲宗元佑三年(1088),米芾三十八岁时,共书自作各体诗八首,计71行658字,署黻款。




  

六、天下一人绝世墨宝—徽宗赵佶《草书千字文》

《草书千字文》局部

《草书千字文》是难得一见的宋徽宗草书长卷,以用笔、结体的熟稔精妙乃至书写意境而论,与怀素相比,委实伯仲难分。


这卷笔翰飞舞的墨迹,书于全长三余丈的整幅描金云龙笺之上。其底文的精工图案,是由宫中画师就纸面一笔笔描绘而出,与徽宗的墨宝可谓相得益彰,共同成就了这篇空前绝后的旷世杰作!



七、明代奇才草书绝品—祝允明《草书诗帖》

《草书诗帖》纸本 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草书诗帖》,被誉为明代奇才草书绝品,明祝允明所作。书曹植《乐府》四首,是祝允明的代表作品。


古代民间流传有“唐伯虎的画,祝枝山的字”之说。王世贞在《艺苑卮言》中也评价道:“天下书法归吾吴,祝京兆允明为最,文待诏徵明、王贡士宠次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