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文人墨客物 清代文房老笔匣玩出新时尚
清代文房雅器,包浆灿然,长方形,屉式盖,弧面造型,简单中求变化。整器光素无纹,以突显木材的纹理。如今,此物虽然失去了贮藏毛笔的作用,但作为首饰、珠串等零碎物品的收纳,不失为理想之物,古为今用,不失时尚,低调而奢华。
文人的生活充满着闲情雅趣,书房作为中国古代文人宅第里必不可或缺的重要空间,成为文人写诗作画、怡情翰墨、醉意诗书,追求精神快乐的家园。文房之名,起于我国历史上南北朝时期,专指文人书房而言,以笔、墨、纸、砚为文房所常使用,而被人们誉为“文房四宝”。文房四宝不仅有实用价值,也是融汇绘画、书法、雕刻、装饰等各种艺术为一体的艺术品,可称笔砚精良,人生一乐。文房用具除四宝以外,还有笔筒、笔架、笔匣、墨床、墨盒、臂搁、笔洗、书镇、水丞、水勺、砚滴、砚匣、印泥、印盒、裁刀、图章、卷筒等物品,称为文房清供,也都是书房中的必备之品。
清代老笔匣25.6x2.6x1.7(cm)
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阶层兴起,他们崇尚高雅,讲究品味,重视书房的设置,尽管各自经济状况迥异,但皆讲究书房的高雅别致,营造一种浓郁的文化氛围。王世贞、董其昌、项元汴等文人士大夫提出了一系列尚古、玩古理论:“骨董,今之玩物,唯贤者能好之而无蔽”,“人能好古董,即高出世俗,其胸次自别。”受文人指导,商贾风从,玩古之风盎然,畅谈生活品味及文房雅玩,被世人所热衷,传统工艺的材质、造型、纹饰、品类都发生了连锁性的变革,文房佳器层出不穷。文房用品的变革一直影响清朝末年。
清代老笔匣25.6x2.6x1.7(cm)
古代书房中,书案不设可抽出的屉斗,为了贮存零星物品,文人们发明了各式匣盒,材质多样,雕造精巧,纹饰华美,大多极富赏玩价值,精彩之作纷呈。匣盒的作用,在让书房变得整齐的同时,也是把玩之物,让单调的读书生活变得丰富多彩。
清代老笔匣25.6x2.6x1.7(cm)(
笔匣,贮笔之用,便于出门携带,置药其中还可以防虫蛀。清宫御用笔匣多为清乾隆、嘉庆两朝所作,大体分紫檀、文竹两种。
清代老笔匣 25.6x2.6x1.7(cm)
此匣为清代文房雅器,包浆灿然,长方形,屉式盖,弧面造型,简单中求变化。整器光素无纹,以突显木材的纹理。如今,此物虽然失去了贮藏毛笔的作用,但作为首饰、珠串等零碎物品的收纳,不失为理想之物,古为今用,不失时尚,低调而奢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