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若兰——清同治矾红描金山间兰花纹杯
收藏瓷器到了一定的境界,便不大喜欢粗大繁复之器,反而倾心于文人气浓郁的把玩雅器。这类藏家,大体不会错过对杯子的关注。杯子圆润精巧,放在掌中把玩,可以体味古人的心境。杯子是最简单的圆器,但是在口沿、器壁、圈足的做工上一丝不苟,麻雀虽小,却包含了每一道制瓷工艺的精髓。
清同治矾红描金兰花杯,口径7cm,高5.5cm。此件器物为小杯子形,微敞口,直壁,弧腹,圈足,底以矾红书写“同治年制”四字两行款。器物外壁绘制两簇兰花风中摇曳。绘制技法以矾红勾线,其上描金,十分小巧可爱,耀眼夺目。此件杯子以矾红描金为饰,借鉴了日本伊万里装饰技法风格,表现纹饰特征直接、强烈,具有现代艺术精神。
清同治矾红描金山间兰花纹杯
伊万里风格是康熙时期日本制瓷业的一种彩瓷装饰风格,对中国和日本的瓷器影响深远。日本伊万里喜用大量红彩和金彩,被称为“金襕手”,其视觉效果非常华丽绚烂,这种风格符合欧洲王公贵族的审美需要。当时,为了夺回伊万里瓷器抢占的市场,景德镇瓷器大量效仿这种伊万里风格瓷器,并最终完胜,夺回了贸易瓷市场。从此,此种风格也渐渐被中国的制瓷业所吸收。
清同治矾红描金山间兰花纹杯
此件杯上使用的矾红工艺,为最为传统的釉上彩装饰工艺。晚清大量瓷器款识都是矾红书写,且略显粗糙,这使得这一种工艺显得并不那么的高贵。然而,我们要感谢矾红,如果没有它,中国陶瓷装饰艺术要暗淡很多。说起最早的五彩,有人可能想到宣德五彩,有人可能想到元代的沥粉堆金,有人可能想到金代的红绿彩。然而,比金代的红绿彩还早的是北宋定窑的矾红彩。上海博物馆藏定窑白瓷刻花红彩碗,内壁饰红彩书“长寿酒”铭。这是目前见到的最早的,也是仅有的釉上彩完整器实物资料。由于,其并非窑址出土,其史料价值尚值得推敲,但足以引起学术界的重视。
清同治矾红描金山间兰花纹杯
“长寿酒”三个字的意义还在于,为了能在这件瓷器上写下这三个矾红字,工匠并没有使用常用的在胎釉上刻划文字的方法,而是,将这件已经烧好的白釉瓷器,书写下矾红文字,而后,“二次入窑”烧制。所谓,“二次入窑”,也不是如前的高温大窑,而是要重新为其搭建一个低温彩绘烘烤小窑。总之,这三个字的成本一下子就高了。正如家中买了烤箱,如果心血来潮就只烤一次蛋糕,一定被喻为败家玩意。矾红彩的作用还在于推动了低温窑炉的发展,有了低温窑炉,自然要持续生产,红绿彩,素三彩,五彩,斗彩,接连不断,应运而生。矾红彩在釉上彩发展的过程中,始终是中坚力量,从始至终都少不了它的存在,由于自身呈色的稳定性,在某种意义上,矾红还取代了釉下彩的位置。
此件杯子虽小,但却是一件文雅的器物,给人赏心悦目的感觉,令人爱不释手。
2017年7月23日